聊聊辞职备考cpa的事儿
分类:会计人生 热度:

我是辞职参加cpa考试的,通过自己的努力现在在一家符合自己理想的公司上班。万幸,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有了回报! 我从毕业后就进入一家非证券类的事务所工作,随着工作上接触越来越多的审计项目,越工作越觉得自己越缺乏系统知识,导致自己对自己的专业能力产生了质疑。于是2018年4月份离开了一直工作的公司,做这个决定还是一件很煎熬的事,因为我为此纠结了三个多月。

一.决定考cpa前——犹豫不决很正常
考cpa对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个重度选择,所以犹豫不决、无法马上做出决定是很正常的事情。 几乎所有的考生都会在网上搜索“XXcpa培训”,把搜索到的机构都咨询一遍,然后再决定自学cpa或者报培训班,然后再决定是不是辞职备考cpa,然后再考虑父母、亲人是不是支持……各种毫无逻辑的纠结和矛盾。 经过再三考虑,我根据自身的情况报了cpa面授培训班。 不管最终是自学cpa还是报培训班,你应该清楚:考cpa是一个漫长的过程。一旦决定了,就会耗费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。

二.关于备考cpa的一些心得体会
备考cpa是一个至少持续1年的马拉松长跑,光凭激情和鸡血是不能让你笑到最后的。所以,你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和一个坚韧的心!
第一,要学会调节心态
要有决心——给自己定一个学习目标; 有恒心——定了目标就要坚持完成; 有耐心——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。 即使暂有阻挠也绝不气馁,累了、困了、浮躁了就适当放松(不是让你喝红牛哈),所谓文武之道,张弛有度。
第二,要懂得看书、规划时间
备考cpa是需要“学海无涯苦作舟”的精神,也需要“书山有路巧为径”的技巧。 长期的学习是一件费神费时间的事,所以要在合理规划的时间内看好书,看书一定要精。 4-8月份基础阶段是采用的讲义配套轻一学习,对于短时间备考多科的我来说还是不建议买教材,如果确实想买也建议作为字典功能查看;看书一定要专,不要过多的买太多的辅导书、对已经掌握的知识重复听太多的老师讲同一门课;看书一定要走心,如果因为状态不好而勉强的坐在教室里面却几分钟都读不懂一段话、做不了一道题,建议可以快速加固已学习知识点、或者选择轻松点的学科继续学习、或者选择出去适当调节几分钟。补充一点:早起早睡,早上运动是加分项哦!
第三,知识总结是个宝、查漏补缺很重要
如果说学习是个聚沙成海的过程,知识总结就是使沙漠变为绿洲的升华。 学习基础知识时总结是必不可少的,但是如何总结还是因人而异。
我自己在备考中主要总结三门课程,会计选择总结重点章节,比如18年新修改的收入、金融资产板块我是全面脉络性总结,对于长投合并我是主线框架式的总结并记下分录口诀;
财管除了平时多看看讲义和轻一,另外,需要活学巧记,比如说公式可以简化记忆、对比记忆法,逻辑要点可选择图形归类记忆法;
税法需要在零散的时间记忆,自己编或者利用他人口诀记忆考试要点。比如走入一家百货商场,看到什么店、什么类型的商品进行联想,并在吃饭等时间和同学互相提问知识点。
错题是不可避免的,如何对待错题却成为了一道决定成绩的分水岭。 我自己学会计、财管、税法的时候都有一个作业本,并对于每页字分为一大一小2部分,左边做题并留间距注意改错,右边对于记录下自己在备考注册会计师过程中的错题,在完成了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回顾一遍并且分析自己的不足,以此为指导进行定向的巩固。
第四,不到最后不放弃
9月份后是综合学习阶段,一定要打起200%的精神备考,绝对绝对不可以放弃!因为好好利用2个月可以让你多一科通过的希望。对于我自身来说就是在许多人都说战略很简单,不用担心学习。所以,每次听完战略课听完了就没做题也不背知识和总结,到了最后学习任务繁重的8月份忍痛放弃了战略。结果就是在乱做的结果下考了44分,查询成绩的心情是感到遗憾的,想着如果我再每天坚持1个小时背战略可能就过了,而我放弃战略却又要多花一年的时间学习。

最后,我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了自己的目标公司,继续充实审计知识、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。今天把自己学习cpa的经验分享出来,供大家参考,希望大家都找到适合自己的cpa学习方法。 希望2019年所有考生头顶一米阳光,不断丰满实现梦想的羽翼。 举报/反馈
上一篇:辞职一时爽,其他行业考cpa能转行吗? 下一篇:没有了
猜你喜欢
各种观点
热门排行
精彩图文